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六年级这节课,孩子们炫起了家乡美食和方言!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俞玲娜2025-02-17 15:18全网传播量1982
    00:00
    00:00
    01杭州市长青小学彭老师带领606班学生分享家乡春节美食,通过方言和美食增进对各地习俗的了解。
    02606班陈锦轩同学带来安徽铜陵的米粿,用方言介绍其咸香可口的特点,展示春节招待客人的传统。
    03朱晨璐同学亲手制作建德的豆腐包,细腻的豆腐馅和软糯的包子皮赢得了同学们的连连称赞。
    04学生们还带来了广东的干炒牛河、哈尔滨的红肠和四川的腊肉,通过品尝美食学习方言问候和祝福。
    05彭老师强调春节不仅是节日,更是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学生通过美食和方言搭建文化桥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你们在干嘛?”“恰饭”“食饭”……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家乡关于吃饭的方言,眼前这一幕正是杭州市长青小学彭老师在和606班的孩子们分享美食的场景。而这些美食是由班里的孩子带来的不同家乡春节美食。

    近日,随着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沉浸在一片欢庆之中。记者了解到,六年级语文的第一篇课文是《北京的春节》,跟着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家乡春节实践活动的分享。一句方言,家乡的美食,特有的习俗,特色的民俗活动……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分享着寒假的收获。

    寒假作业。受访者供图

    中午的教室里弥漫着各式各样的香气,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春节美食街”。

    606班陈锦轩同学带来了安徽铜陵的米粿,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吃的美食,当地叫“粑粑”。陈同学用安徽话热情地介绍着:“这是我们安徽的特色,咸香可口,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些用来招待客人。”

    朱晨璐端出了亲手制作建德的豆腐包,同学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品尝着这独特美味,对那细腻的豆腐馅和软糯的包子皮赞不绝口。

    还有同学带来了广东的干炒牛河、哈尔滨的红肠、四川的腊肉……

    同学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学会了用方言问候和祝福,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味。

    分享家乡美食。受访者供图

    在分享家乡民俗活动上,激烈的“斗鸡斗羊”,全村出动的“舞龙舞狮”,“杀年猪”“赶茶场”……大家都被这份独特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

    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方言的碰撞和交流。有的同学尝试用其他同学的方言重复介绍自己的美食,虽然磕磕绊绊,但却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气氛异常活跃。通过这次分享会,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各地春节习俗的了解,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尊重。很多家长们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一些,让孩子们能更主动去了解家乡的方方面面。

    彭老师在课上介绍春节。受访者供图

    彭老师介绍,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孩子们用美食、方言和庆祝方式搭建起了一座座桥梁,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希望能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春节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