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有风来丨浙江的梅花,何以香飘万里

    潮新闻 记者 何冬健 共享联盟·长兴 张子言2025-02-17 11:45全网传播量61.4万
    00:00
    00:00
    01杭州德寿宫等地梅花出圈,标志着一年一度的赏梅季到来,梅花成为“春天第一枝花”。
    02浙江梅花品种丰富,西溪湿地、超山、灵峰等地各具特色,展现了梅花与江南文化的深度融合。
    03浙江地理环境与梅花生长习性完美契合,江南气候成就了梅花的繁盛,五大古梅中有三株在浙江。
    04长兴从“青梅之乡”转型为“中国红梅之乡”,科技创新助力梅花产业,年产值超7亿元,惠及万户农户。
    05梅花不仅是赏景对象,更承载了江南人的情感与文化,古诗词中梅花寄托了游子思乡、爱国情操等深刻情感。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梅蕊初绽,暗香盈袖。

    杭州德寿宫等地的梅花屡屡出圈,悄然告诉着我们:一年一度的赏梅季到了。

    杭州德寿宫的梅花。图源 视觉中国

    不止在线上“争奇斗艳”。浙江的梅花,多年来是西湖边梅花的千奇百态,是长兴东方梅园的肆意张扬,更是远销海内外的“春天第一枝花”。

    浙梅何以香飘万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梅片片如红霞,白梅朵朵如飘雪。千年前诗人陆凯用一枝梅花向友人捎去了春的讯息。

    在浙江,梅花素有“春天第一朵花”的雅称。

    湖州铁佛寺的梅花。葳蕤陈风 摄

    西溪湿地的梅花,大多临水而栽,花开之时,三五好友聚坐,颇有番曲水流觞的意境。超山的梅花,多达上万株、40多种,或白若雪、或粉似霞、或红如火,最是春意盎然。灵峰的梅花,衬着水榭园林、亭台楼阁,游人如织,宛若“人在画中游”。

    浙江何以成就梅花?

    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与梅花天然是绝佳搭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杰在《我国古代梅的地理分布及相关文化现象》一文中指出,梅花的生长习性对气候、水土等有具体要求,一般不耐-15℃以下的低温,对于夏日长期过高的气温不太适应,过于干燥的环境下也生长不良。以浙江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自古以来便以适宜的自然环境成为梅花的胜地——中国现存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宋梅五大古梅中,就有三株在浙江。

    其“凌寒独自开”的身姿与风骨为文人雅士所称颂。南朝宋文人谢灵运在《山居赋》写其会稽上虞园墅栽有梅花,晚唐诗人罗邺在《梅花》写道:“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一代宗师吴昌硕每至超山,总爱在宋梅下徘徊观赏。1923年,他更是挥毫泼墨,绘就一幅《宋梅图》,并撰写楹联一副,镌刻于宋梅亭的石柱之上:“鸣鹤忽来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潜龙何处去,有梦猿挂月,石虎啸秋。”

    杭州西溪湿地曲水寻梅航拍景观。图源 视觉中国

    从梅花里看见一段历史,更是走进一座城市,了解一种文化。

    20余年前,浙江长兴还不是如今的赏梅胜地,而是延续了古时“青梅之乡”的美誉,种植的是可食用的青梅。21世纪初,随着青梅市场遭遇“滑铁卢”,种了几十年、上百年的梅树甚至要被当地农民砍掉当柴烧。

    种梅高手吴晓红巧妙将老树桩嫁接红梅,青梅摇身一变为观赏梅,身价竟陡增千百倍。如今,作为“中国红梅之乡”和全国最大的梅花种植基地,该县共有红梅面积3.8万余亩,品种60多个,年出圃量约100万株,产值超7亿元,年均亩效益超2万元,惠及农户10000余户。

    红梅,已经成为当地最亮眼的一张名片。上海世纪公园梅园、杭州西溪湿地梅花景观、余杭超山省级梅花风景区、南京玄武湖梅园、南京中山陵和武汉东湖古梅园等数十个以梅花为主题的著名景区,均有长兴梅花的身影。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梅花树苗仅红梅一项,就达10万株以上。

    浙江长兴东方梅园梅花。图源 视觉中国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长兴梅花重新焕发活力的故事,最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最好注脚。

    赏梅,赏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份人间气韵。

    每年的2、3月,是浙江人默契的赏梅时节,一位位爱好者在社交平台上“打卡”,分享着美景与自己的喜悦。殊不知千年前的古人同样在梅上寄托喜怒哀乐。“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词人寄寓的爱国情操和高洁人格……

    江南人爱梅,常以梅花喻人喻己。确实如此,赏梅之人最是忠贞,每年花开时节必然前往。

    立春已过,雨水将至。经历了寒冬磨砺的梅花,应约盛开,向一众赏梅之人致以最热烈的问候。最是春意盎然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