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新春走基层:杭州西湖区为老人开“春运专列” 日均100+单不涨价

    潮新闻 记者 陶悦清2025-02-05 05:05全网传播量1.1万
    00:00
    00:00

    2月4日(正月初七)上午10时30分,杭州古荡街道金秋大食堂的玻璃门被寒风推开,00后骑手陈东穿着蓝色冲锋衣闪进门内。橱窗里,油亮的西红柿炒蛋正冒着热气,琥珀色梅干菜扣肉在保温灯下泛着油光,蜷成月牙状的白灼虾整齐列队——这里是西湖区银发食堂送餐的“起跑点”之一。 今年春节,西湖区6个城区街道中心老年食堂推出不打烊的春节“助老专送”服务,从除夕开始,日均配送餐超过100人次。 初六中午,记者和陈东相约结伴踏上这条“最暖春运专列”,一探西湖民政春节配送的“神仙操作”。

    郑大姐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每位老人的口味喜好。 陶悦清摄

    食堂大姐做“临时女儿” 个性定制老人菜谱

    食堂经理郑咏梅的笔记本一直打开摊放在收银台上,纸页卷了边。等待陈东时,见记者好奇,郑咏梅主动向记者透露本子里的“秘密”: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春节期间所有订餐老人的口味喜好。 “叮!”说话间,郑咏梅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越洋微信,远在加拿大的汪先生写道:“郑大姐新年好,有你照顾老爸,我在国外才放心,谢谢。”看着手机屏幕,这位春节坚守岗位的食堂“铁娘子”一下破了防,眼中噙泪:“自家80多岁的老妈都没陪,给别家的爸妈做临时女儿,值了!” “汪爷爷喜欢吃鱼虾。”华奶奶受便秘困扰,每餐要配两道以上绿色蔬菜。”“饶爷爷口味重一点,红烧鸡块要加辣……”翻开郑大姐的笔记本,纸页上,一字一句组成的“西湖银发老人美食大数据”,一一对应着每位老人的春节餐桌。 84岁的孙奶奶此时正在食堂橱窗前选菜,鸡腿和牛柳的香气让她眯起眼:“这一餐还是12元,春节菜价是一分没涨。”孙奶奶拿着老年卡笑出褶子,而她不知道的是,“冻结”的菜价背后暗藏西湖民政部门的用心付出。 同行的西湖民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前,在民政局的组织下,助餐社会组织心汇西溪的工作人员下足脚力,走访了西溪街道各社区,对送餐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耐心又细致地询问老人们对菜品、菜量、口味的需求。详细摸底后,老人们的需求被一一纳入春节食堂清单,硬核保障春节配送精准到位。

    小哥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餐到床前  陶悦清摄

    00后小哥逆风跑腿 “静音配送”堪称“天花板”

    “最后一份齐活!”等陈东从郑咏梅手中接过最后一份餐盒,随即装车出发,奔跑的电动车划出闪电轨迹。 “华奶奶,中饭来了!”在古荡新村31幢,陈东推开老人事先留好的虚掩着的大门,把盒饭直接送进老人的卧室。华奶奶腿脚不便,离开时,陈东顺手拎走了门口的垃圾袋。 转到67幢老人家时,陈东赶忙拦下记者正准备敲门的手,轻手轻脚将餐盒挂在门把手上,提醒道:“汪爷爷喜欢安静,不喜欢被人打扰。”记者点点头,不由得佩服起这个黑龙江年轻小伙的细心。

    结束中午的送餐,陈东腼腆地向记者挥手道别 陶悦清摄

    西湖“最暖春运专列” 建议全国民政来抄作业

    “春节外卖调度紧张怎么办?涨价怎么办?”同行的一路上,面对记者的灵魂拷问,陈东趁着送餐间隙解开谜团。 他说,为了让每一份餐食都能被带着温度精准“投喂”,西湖区通过多渠道保障送餐资金,困难老年人送餐费由区镇街兜底,增加的配送费成本由基金会承担。同时,西湖民政局还引导外卖平台采用全区整体合作模式,给予单个食堂配送不限量、配送费全区统一、同址配送不加价、节假日送餐不涨价等让利举措,保障春节期间刚需老年人“一餐热饭”的需求。 午餐时间一过,老年食堂的后厨又燃起了灶火,陈东的电动车也再次没入车流不息的街道,这场“逆风”守护仍将日复一日继续奔跑。通过这趟特别的“春运专列”,记者感悟到:当数字化改革遇见中国式养老,技术赋能饭菜温度,但敲开房门的永远是人心暖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