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新进展,杭州首个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的小区通电了

    潮新闻 通讯员 钱英 刘然 杨芊泽 记者 施雄风2025-01-20 08:30全网传播量10.7万
    00:00
    00:00

    “小区通电了,我们可以坐电梯上楼去看家里的进展。”

    1月17日,杭州拱墅区朝晖街道浙工新村居民陈先生满脸笑意。

    浙工新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曾是浙江工业大学教职工的宿舍楼,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温馨回忆。岁月流转,曾经崭新的房屋逐渐显露疲态。

    自1993年起,小区内的多幢楼房便被鉴定为危房,此后二十年间,这一问题愈发严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小区居民自筹资金走上自主更新之路。

    2023年11月28日,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试点)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浙江首个采取自主更新模式进行重建的危旧小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拱墅供电分公司便迅速行动起来,将这个关乎民生福祉的工程视为重中之重。

    吴莹 摄

    公司服务团队多次上门服务,从项目初期提供专业指导,与建设单位、施工人员密切沟通,了解项目进展和电力需求。在小区供电方案编制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小区建筑布局和居民用电需求,精心设计供电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原居民的利益,项目采用了“将设备管井结合楼梯间设置,管井门开向楼梯梯段”的特殊建筑设计。这一设计虽然有效减小了公摊面积,让居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却给电力配套设施的安装带来了难题。

    “部分单元强电管井开门尺寸过小,无法满足常规‘一楼层、一段封闭母线’安装要求。同时,公共走道空间受限,根本无法安装电表箱,就连常规4表位表箱也因为空间紧张而无处安放。”拱墅供电分公司分管领导蒋涛说。

    如果按照常规方法,不仅无法安装,还可能需要对管井进行大规模改造,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严重影响项目进度。

    拱墅供电分公司多次实地勘察。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为强电井量身定制一套特殊的安装方法。根据管井的实际尺寸,定制了不同长度的母线,确保了母线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安全、稳定地安装,还保证了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吴莹 摄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拱墅供电分公司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物资调度方面,建立了高效的物资调配机制,确保所需电力物资能够及时、足额供应到施工现场,真正做到“事事及时应、件件有推进”。

    正式进场后,施工团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大胆打破传统“先外线、后内线”的施工模式,在进行外线电缆敷设同时,同步进行内线的配电箱安装、电线铺设等工作,有效缩短了整体施工时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写真集记录150多家小店烟火,钱江晚报正在派送特别的新年祝福
    各大超市年味正浓,“恭喜发财”再响起,超大礼盒占C位
    商场还没开门,早锻炼的大伯已上门:手机购新补贴到了没?
    浙工新村:居民“自主更新”的旧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