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腊八节日里聊过年

写作者平台 如玉的石头2025-01-08 08:48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过了腊八便是年,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虽说现如今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了,但觉得至少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天真的孩子们,依然是很开心地想过年,盼望着过年。至少过年放假了,不用上学、上幼儿园,可以在家里开心地玩耍几天。

提前给我的小外孙买了过年穿的新衣服,看到他试穿新衣服时开心跳跃的模样,便知道孩子的开心程度了。继而,自己儿时过年时的美好回忆,也便一幕一幕地显了出来……

自己小时候,最开心的是过年可以去绍兴的外婆家和阿姨家。因为我家里有三姐妹,三姐妹是不可能同时一起去绍兴过年,必须要轮流去。所以,轮到去外婆和阿姨家过年,便是一年中的非常迫切的心愿。

在绍兴过年,总是要比在杭州过年更加开心的。首先,因为外婆与阿姨都比较会做菜与吃的点心。其次,阿姨家里人多,有三个表哥一个表妹,都会与我一起玩。外婆家的邻居们也都非常好客,还有好几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我一到外婆家,他们都会带着我去串门与玩耍。绍兴是水乡,门口就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里有着永远都抓不完的小鱼和小虾,我们用小竹篮或者小脸盆蹲在河边的小石阶上,就可以捕捞小鱼、小虾。可以在高高的小石桥上、木结构的大宅子里,跑来跑去捉迷藏。我总是紧紧地跟在小伙伴们的后面,开心地玩,似乎每一天都需要外婆站在门口的石板路上,扯着嗓子喊我回家吃饭,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大年初一,外婆家总是吃一种红豆沙馅的汤圆,因为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所以,江南水乡的绍兴,大年初一的早上总是要吃汤圆。

绍兴特有的汤圆,不光有着美好的寓意和过年需要的彩头,而且那个汤圆真的很好吃。那种汤圆与一般汤圆做法很不同,事先须将红豆沙的馅儿,先搓成一个个圆球装在大盘子里。然后,再将这个豆沙圆球,放入到装着干的水磨糯米粉的大盘中,双手拿着大盘轻轻晃动大盘子,让红豆沙球在干粉里滚上一滚,豆沙球外面便沾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糯米粉。再将这个球放入装水的碗里,沾上点儿水。再将沾过水的白色球,继续放入装着干糯米粉的容器里,继续滚上一滚,直到红豆沙馅做成球,外面被雪白的水磨糯米粉均匀地裹上,才算大功告成。这样做成的汤圆,才是真正的皮薄馅多的汤圆,绍兴人管这样的汤圆不叫汤圆。那两个字我不知道该怎么写,其意思是:“滚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到这样好吃的汤圆,好吃的我,其开心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阿姨家的年三十,那日下午一定会在家里的大灶头上烧上一大锅的全鸡,还须炒上许多的菜肴,因为要请菩萨和祖宗吃。要请上几桌,就必须要有几只全鸡,这应该是绍兴人特有的祭祖仪式。

我已不知道应该要请几桌,反正在我的印象中,要请好多桌,请完了一桌之后,貌似所有的菜都要换。这些事情几乎全由阿姨一人负责,家里其他的人,也都只是给阿姨打打下手。阿姨负责在大灶上炒菜,姨父负责在灶下烧火。我一般就是坐在大灶头烧火的地方,学习一下烧火的技术。绍兴地处平原,没有柴火,烧的就是稻草,稻草烧火须先必须把稻草打成一个个的结,然后用长长的铁丝,慢慢地把到草结送进灶肚里,让火苗均匀燃烧。我从小就喜欢帮大人干这样的活,以至于后来去山村插队,在土灶头烧饭就没有问题了,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童子功吧!

阿姨炒好的菜,一碗碗地端出厨房,整齐而恭敬地在堂前的大饭桌子上一一摆放好,点上香与蜡烛,开始祭拜。然而,祭拜人却通常是我的三个表哥,这是因为风俗决定了祭祀这样的形式,必须是由家里的男人来担当,女人则不能。据说,行祭祀礼的男人,来年的运气定会不错。于是乎,我的三个表哥,便是每年轮流着来敬拜的。轮到祭祀敬拜的人,须先沐浴更衣,然后才能恭敬地行祭祀大礼。

那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煮过鸡后的鸡汤,此时此刻,家里所有人的都可以敞开肚子喝了。那香浓的鸡汤,可真是人间里最美味的食物呀……

人活得越久,越易感叹。生动的往事,终将成了再无法触摸的怀念。说实话,现在真的不希望过年了。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每天都可以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只是吃什么都没有小时候那种滋味了。而且,生命的年轮上又将添加一条细纹。可这流水的光阴,却由不得自己做主,真的很是无奈啊!

幸好,那些年味没有远去的太久,尚能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不但被想起,而且至今还得能清晰地记得,那些过年时的热闹与曾经的浓情与欢愉。

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过年的隆重仪式与习俗,用以郑重地告诉自己,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日子还应好好过……

希望在烟火人家的平凡日子里,不但能有温婉清澈的时光,还可以有些许孩子般的纯真与浪漫!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晚潮:在这里,写点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