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在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村的文化礼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携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碧玉簪》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启动仪式现场
近日,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市甬剧研究传习中心、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承办的2025年宁波市文艺赋美暨高雅艺术进基层启动仪式在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村顺利举行,首场戏曲“大餐”也随之献上。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活动,在家门口就能看上这么精彩的戏曲演出,‘小百花’水平高、表演好,让我们过了‘戏瘾’,也让村里更热闹了。”现场观演的小门村村民说。
作为文化惠民、文化润民的两个重要“抓手”,文艺赋美和高雅艺术进基层系列活动,近年来不断增加演出数量、提高演出质量。本次启动仪式更是标志着两项惠民活动即将“全线升级”。
小门村村民在现场观演
据介绍,高雅艺术进基层活动自2005年实施以来,宁波已累计送戏下乡6000多场次,联动各区(县、市)送戏下乡10万余场,惠及2000多万群众。2025年,该系列活动将进一步构建全年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的开放格局,广邀各地的演出剧团参与,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双重“突破”。
记者了解到,作为文化惠民的又一创新之举,自2022年启动以来,宁波文艺赋美不断突破文艺的界限,让艺术走出殿堂,走进城市社区、商业街坊、公园景区等角落,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短短数年间,宁波全市已开展演出6万多场,招募文艺志愿者1.8万余名,设立演出点位2900多个,有效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成了建在群众身边的文化加油站。
启动仪式现场的市集摊位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江武吉在启动仪式上表示,2025年我们将启动文艺赋美2.0计划,推广更具品位的街头演艺、开展精准适配的艺术培训、构筑文旅融合的演艺新空间、建设开放共享的城乡美术(艺术)馆、培育群众喜爱的乡村文艺品牌。通过定点与流动、定期与机动相结合,推进文艺赋美提质扩面,着力打造20个以上精品点位,建设30个文化新空间,培育100个乡村文艺品牌,开展10000场街头演出。
现场舞龙表演
据悉,2025年宁波全市送戏下乡数量将在2024年基础上增加到7000场次,满足不同群众的文艺“味蕾”,让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更加丰盛、更加美味。在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还将组织近500场各类演出下基层、进乡村,为大家带来节日的欢乐与喜庆。
(本文由活动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杨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