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贷降息”无疑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热词,无论是首套房贷还是存量房贷,都有较强的体感,一种对未来的“信心”在悄然恢复。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房贷降息“进行时”
2024年,房贷降息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定下近两年“稳楼市”的基调。
以哈尔滨为例,5月17日,哈尔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自5月18日起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新贷款首套房利率为2.35%和2.85%,二套房利率为2.775%和3.325%,已受理未放款的贷款按新利率执行,已发放贷款本年度内保持原利率,2025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利率。
东莞也不甘落后,自2024年开始,官宣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具体房贷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确定。当前,东莞主流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普遍较低,如部分银行可达3.05%。以200万元房贷、贷款30年等额本息计算,相比之前普遍的3.15%,现在3.05%的利率,月供少了109元,总利息少了39107元,为购房者实实在在地省下了一笔开支。
央行主动推动存量房贷利率下调。10月25日,多家大型银行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等,纷纷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客户已可从手机银行查到调整后的房贷利率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30BP。
以100万元25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存量房贷为例,假设该房贷利率从4.4%降至3.55%,可节约借款人利息支出每年约5600元,切实减轻了众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从沉重的房贷中缓过一口气。
临近年关,房贷政策再度发力,部分地区如上海、西安等城市还下调了首付款比例,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激发市场活力。
在上海,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实行差异化政策区域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住房公积金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也相应调整。
西安则自2024年10月10日起,陕西省各城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不低于15%,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宽松的购房条件。
图源:图虫创意
为何降息?
当前,作为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房地产市场是消费数据的主力军和货币政策的主要蓄水池,房市低迷是促使房贷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遇冷,新房和二手房市场都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以2024年为例,1至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9284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0.5%;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0%,销售额下降23.6%;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3.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1.5%,市场供应过剩问题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降息成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关键举措。一方面,降息能有效降低购房者的房贷成本,刺激购房需求。如前文所提到的哈尔滨、东莞等地房贷利率下调,使得购房者每月还款额大幅减少,减轻了购房负担,吸引更多潜在购房者入市。
另一方面,降息有助于稳定房价,减少二手房抛压。当房贷利率降低时,购房者购房成本降低,市场需求增加,房价有望企稳回升,二手房业主因预期改善也会减少恐慌性抛售,避免房价进一步下跌引发的连锁反应,进而稳定房地产市场整体预期,防止市场过度低迷对经济造成冲击。
对于居民而言,降息同样能刺激消费。一方面,房贷利率下降,购房者每月还款压力减小,可支配收入相对增加,从而有更多资金用于日常消费,如购买家电、家居用品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一套贷款50万元、30年期的房贷为例,若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每月还款额减少约150元,一年下来就多了1800元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另一方面,降息会使居民储蓄收益降低,一定程度上促使居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意愿,如旅游、文化娱乐等非必需品消费市场将迎来新机遇,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最根本的角度在于,房市企稳,房子作为固定资产给城市居民增添的信心,是其他任何金融属性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降息决策有着深刻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许多国家仍在降息放水,努力摆脱美元单边走强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经济虽曾有过复苏表现,但2024年初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再次上升;欧洲经济也面临着通胀高企、能源危机等诸多难题,经济增长乏力。再加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外需不足问题凸显。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处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面临一定挑战。虽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短期内仍需应对需求不足、市场信心有待提振等问题。通胀方面,随着供给链的逐步恢复,整体通胀水平回归正常,甚至部分时段出现通缩迹象,如2024年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为降息提供了操作空间。
在此情形下,降息成为中国顺应全球经济趋势、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房贷一族,减负前行
对于广大房贷一族而言,降息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切实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以杭州的李先生为例,他在2020年购入一套总价500万元的房产,贷款350万元,贷款期限30年,当时房贷利率为5%,每月还款额高达18575元。随着2024年利率多次下调,假设当前房贷利率降至3.8%,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每月还款额降至15347元,每月减少支出3228元,一年下来可节省近3.9万元。这笔节省下来的资金,李先生可以用于子女教育、家庭旅游、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极大地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房贷压力的减轻,使得房贷一族有更多资金用于消费,对消费市场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一些家庭选择购置新的家电、家具,更新家居环境;还有些家庭增加了外出就餐、看电影等娱乐消费的频次,带动了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的复苏。
“扩大内需”是经济会议中提及的2025年的关键目标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房贷利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房贷家庭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增加约1000元,消费支出有望增长8%-10%,切实为扩大内需开动引擎。
不同城市的购房需求,则呈现分化态势。据统计,2024年1-10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5%,二线城市增长8%,三、四线城市则下降3%。
股市和楼市可能成为央行放水的蓄水池
对于未来一年的降息预期,各大机构和专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在“高盛2025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及资本市场动态媒体交流圆桌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中国货币政策将降息40个基点,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次20个基点的降息。这一预测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转变的判断,明年经济增长将从出口显著地转向政策支持,为应对经济增长压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和促进消费,降息成为关键手段。
民生证券则从债市角度出发,预计2025年政策利率降息幅度有望达20-40BP,对应或进行1-2次降息。其依据在于化债组合拳和财政发力更加积极的背景下,新一轮的信用扩张正在孕育,但同时需关注国内银行息差压力与汇率压力对降息节奏的影响。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也指出,到2025年,降息存在50个基点的空间。他认为在适度控制通胀的前提下,降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消费者消费意愿,促进经济复苏,央行有灵活性来调节利率以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则在日前表示,未来适时降息降准,对比不少国家的6.6%的存款准备金率,我国仍有不少空间。
通胀水平亦是关键因素,当前虽无明显通胀压力,但随着经济复苏,若物价快速上涨,央行在降息时会更加谨慎,以防通胀失控。过去经验表明,高通胀时期央行多采取加息抑制通胀,而通缩或低通胀阶段则为降息提供操作空间。
有专家认为,目前美债数额庞大,未来一年势必要印钱来偿还美债和其利息,再加上各国央行大举抛售美债转购黄金,也势必会加剧未来一年美国本土的通胀。为了保物价减小通胀带来的影响,我国央行放水则将以楼市和股市为蓄水池,这也是为什么在刚刚结束的经济会议上提出“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稳楼市稳股市”“保民生”的原因。
2024年的房贷降息,是中国经济在当下复杂形势下的关键布局,对房地产市场、股市、普通民众生活以及整体经济走向都有关键影响。它既为背负房贷的家庭送去减负“红包”,提升生活品质,又为潜在购房者开启希望之门,激发市场活力;既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扩大投资,也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资产配置,多元布局。
然而故事还远未结束。
未来的一年,全球金融市场都将会非常精彩,你和我,都将成为这场变革的目击者和参与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