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很喜欢把它想成是旅程,我们在熟悉的实存世界里流放自己。阅读者在空间中成为移民,挣开实存的世界飞去;还在时间中放逐自己,挣开当下这个世界漂流。”
阅读,在四合愈冷冬夜漫长的日子里,是种绝妙的感觉。三国董遇曾有“读书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九”寒常占尽“三余”时光,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可以得读书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冬日最美的读书,莫过于“围炉读书”。屋内红泥小火炉闪着红色温暖的火焰,老茶壶在冒着嗞嗞的热气,小几案上随意放着几本闲书,桌上点着一枝檀香,小瓶里插着数枝腊梅,身上盖着一条松软的小毯子,随意地打开一本书,或诗词歌赋,或经典子集,或通俗小说,一页一页翻去,心也随着文字在这样温暖的时光旖旎飘荡。
炉火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墨香书香温暖着灵魂。一切的喧嚣嘈杂都在书本之外。窗外或有难得飘落的雪花、常常光顾的微雨、凛然高悬的寒月……
冬日的阅读,还可以择一向阳的露台、山坡,在暖暖的阳光下阅读,在清风中袭来梅花的清香,沁人心扉。
元代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冬之读,是暖、是希望、是心怡……
是乐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