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一头关乎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如何更新,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的施政理念和施政水平。
作为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的嘉兴,近年来先后启动城市有机更新重点项目42个,带动总投资额逾百亿元,成为驱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盛建生/摄影
在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嘉兴市从顶层设计上厘定了“三讲”总方针,即讲民生、讲文化、讲长效,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当下如火如荼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他山之石”。
“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百花新村,总共有2500多户居民,是嘉兴市区最老的小区之一。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百花新村作为城市更新项目,终于在2022年成功启动改造。这是嘉兴二环主城内第一个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很多居民选择了回迁。像这么大规模的一个项目,如果光算经济账的话,投入远大于产出。但这个项目更多的是考虑民生,通过城市更新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嘉兴市建设局副局长万鹏告诉潮新闻记者说。
嘉兴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讲文化”也就成了嘉兴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一条准绳。位于嘉兴老城区府前街上的子城遗址公园,就是嘉兴将文化融入城市更新的一个最好缩影。子城遗址公园位于系原省荣军医院旧址,经考古认定是始建于公元231年的子城遗址。是搞开发还是保文化?嘉兴市选择了后者,于2017年底投入巨资启动子城遗址公园改造项目。如今的子城遗址公园,早已成为嘉兴的又一网红打卡地,每天吸引八方来客,向世人讲述1800年前的尘封旧事。
推进城市更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必须要把短期利益和长效运营统筹起来。“嘉兴的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对后期的可持续运营也有了较为充分的考量。一个项目不可能仅靠政府‘输血’,还需要市场化运营来实现长期的‘造血’功能。”万鹏认为,这是当下城市更新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和难点。在前期实践过程中,嘉兴涌现了多个可持续运营方面的标杆项目,比如南湖新天地,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又比如在桐乡市濮院镇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坚持“无产业不建设”的理念,依托当地濮绸产业,推动“古镇+时尚”的产业复兴。
此外,嘉兴还坚持“微更新、精提升、可持续”理念,以风貌特色镇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推动城市更新走向全域。“嘉兴的古镇资源非常丰厚,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全国典范,而这也为嘉兴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特色路径。嘉兴在城市更新中突出城镇联动、古镇复兴,选取乌镇、西塘等14个特色古镇作为试点,实现全域更新。”万鹏强调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