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我们总能收获惊喜和感动——在激情满怀的时代,在如诗如画的年华,少年们通过诗词,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融入到自身的血液里,化为口中的语句、笔下的文采。
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能让我们拥有纯正的文学趣味和审美眼光,能引导我们感受先人丰富的情感、美好的情怀,也能表达我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一所所学校、一位位冠军的采访,我们看到了诗词小达人们的实力,但也同样好奇,如何才能变得像他们一样?
本期我们邀请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傅余霞,来聊一聊该如何学习诗词。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诗词大会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傅余霞
低年级重积累高年级分类别,通过文字展开想象
同样是学习诗词,年龄不同,方法或许也不一样。
傅余霞老师是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在她看来,低年级孩子在古诗词的学习上,要重积累。“每周背诵几首,可以通过大声诵读、背诵的方式,来学习更多古诗词,完成诗词量的积累。”
有家长担心,小朋友年龄太小,并不理解诗词的意思,这样背诵是否有意义?傅老师说,不求甚解地背,其实也可以,“背诵本身就是让孩子感受诗句的韵律之美,当然前提是孩子有兴趣。”
而到了三年级或者更高年级,傅老师更建议分类别地积累。比如可以按照作者来分,或者按照送别诗、田园诗等题材类别来进行拓展。“书上学过一首,同类别可以拓展几首,这样不仅可以进行诗词之间的比较,也更容易理解性积累。”
有了分类别的积累,在某个场景之下,就能更好地进行诗词之间的联系。
诗词语言凝练,短短几个字,就是一幅场景的灵动描述,古诗的学习,也是要通过字面,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傅老师建议,可以借助插图、生活经验、句式说话等多种方法,为孩子搭建想象的支架。
“小学里的诗词其实并不难,借助图片、音频、视频,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也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脑海中的意境,从而走进诗词、触摸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傅老师说,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联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来代入理解,“虽然诗人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诗人眼中所见到的场景,通过诗词传递,可以通过回顾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场景,来拉近与诗人的距离,对诗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组织同学们为美食配诗
在日常教学中,傅老师也会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来调动同学们学习诗词的积极性。比如做一道美食,配上一句古诗,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校语文周上还有诗词大会,为热爱诗词的同学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大家学习诗词的兴趣。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