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可以刷新
tmnews
LV.6
+关注
52 作品
报料
79 动态
2025-06-18
摩根士丹利: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翻一番 根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1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470亿美元增至108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3%,这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主导地位。 报道称,这份由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撰写的报告显示,中国去年在全球机器人市场的份额约为40%,但报告未对2028年中国市场份额作出预测。 作者指出:“中国不仅是最大的市场,更堪称世界创新中心,中国正在推动成本效益提升与下一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报告说:“机器人持续重塑中国的制造业,未来随着机器人智能化、协作性和性价比的提升,它们还将对社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5%,达到69056台;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3.8%,达到约121.6万台。 报道称,机器人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该计划于10年前启动,旨在推动中国跻身高科技产业前沿,成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领军者。 报道指出,中国已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去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中国目前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等行业龙头。 摩根士丹利预测,无人机将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最大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90亿美元增至2028年的4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也有望以63%的年增速快速扩张,规模将从今年的3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4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25.2万台,2050年预计将增至3.02亿台,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存量的30%。报告说,今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的开端”。 报告还说,机器人技术正在持续重塑中国的制造业,除了推动生产力与品质提升,它们还将为未来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短图文
2025-05-14
从“飞起来”到“飞得好”低空经济需跃过几道关 无人机“闪送”、打“飞的”通勤、坐观光直升机“兜风”……从一次飞行到一条产业链,从政策蓝图到产业生态,低空经济以创新之翼托起万亿级市场空间。 不仅要“飞起来”,还要飞“稳”又飞“好”。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让科技、市场的想象照进生活的现实,低空经济在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亿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湖广场上空飞行。 “飞起来”:技术场景加速拓新 坐进低空eVTOL模拟体验舱,打开数字中国实景地图库,沉浸式体验城市上空飞行;无人机打通低空“生命线”,15分钟可完成医疗用血紧急配送——近日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首设低空经济专区,现场人头攒动,“未来交通体验”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低空经济”连续第二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着各方支持政策不断强化,科技链、产业链同频共振,供给侧、消费端齐头并进,千米以下的天空越来越“繁忙”。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低空装备行业已有716家企业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完成了登记注册,备案产品2327种,超过291万架。 “我国主要的信息通信企业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企业都积极布局参与到低空经济中来,各领域创新要素正在加速向低空产业集聚。”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说。 装备技术水平持续提高,适航审定也在不断“破冰”。 3月底,亿航智能EH216-S航空器的运营商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及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获得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这是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序章正式开启。 “接下来,市民和消费者可以在广州和合肥相关运营点购票体验低空游览、城市观光及丰富多彩的商业载人服务,未来运营商还将根据运营情况合法合规逐步开拓城市通勤等其他更多场景。”亿航智能相关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通过民航局审查,获得了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全国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未来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员培训、观光旅行、体验飞行、空中摄影及航空测绘等领域。 赛迪研究院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朱钧宇认为,低空经济具有“强链条、广融合、深辐射”的产业特性,随着空域管控逐步放开,先行先试示范多点开花,企业将加速商业化进展,低空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据赛迪顾问预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乘风而起,低空经济正“飞”出万亿级产业“新航道”。 亿航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 “飞得好”:仍需跃过多道关 当前我国低空要素发展持续向好,但受访人士也表示,整体来看,我国低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从“飞起来”到“飞得好”,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核心技术、产品性能关乎产业的发展。受访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体系还存在短板,多学科的融合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某无人机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动力电池是制约飞行器发展的关键要素,电池续航能力制约应用场景的开拓,这些是无人机研发和运营企业没能力解决的问题。 做好应用牵引、健全法规标准也很重要。深圳一家无人机企业负责人表示,针对城市管理巡检、应急救援、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近年进入的企业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卷”,企业承压较大,急需开发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某通航公司负责人表示,城市空中交通由于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运营成本高昂等原因,导致市场需求有限,难以支撑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法规标准提出了挑战。”一家受访企业说,目前,关于低空飞行的空域管理、飞行安全监管、飞行器适航标准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还不够完善。这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不确定性,增加了运营风险,也阻碍了商业模式的成熟和闭环形成。 除此以外,低空的“路”怎么导航、怎么管理,需要更精准的低空感知和智能调度系统,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需加快完善。 “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加,对低空运营效率需求逐渐提高,网联安全和数据安全需要,均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和监管服务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朱钧宇说,当前,我国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数量不足、供需错位和使用受限等问题。需构建空、天、地多网融合,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网联低空产业新型监管和服务模式,加快低空智能网联技术突破。同时,需有序高效推进起降点、充电设施、维修保障、气象服务等基础设施和资源保障能力布局和建设。 亿航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九龙湖广场上空飞行。
短图文
2025-04-20
人工智能赋能育人变革 青羊探索点亮成都实践 ——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第34届学术年会隆重举行 当AI走进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百年名校遇见人工智能大咖,该如何重塑教育未来?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发文《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以师生为重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2025年4月18日,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第34届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羊区教育局主办,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承办,活动聚焦跨学科融合、跨学段贯通的青羊表达,吸引了全市各小-初-高-大全学段一线教师及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来自绵阳、德阳、遂宁、自贡、阿坝州等地市州近500人线下参会,共探AI赋能课堂变革的成都实践! 活动以“依标教学 AI赋能:指向学生思维进阶的课堂追求”为主题,来自成都市三所“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成都市实验小学)及两所树德集团校(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和成都市树德实验弘毅分校)九位老师,从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进行了AI赋能课堂教学变革的交流分享和课例展示,展现了成都市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本次活动通过继教网和教研网向全国同步直播。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通过视频向大会致辞,教育部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在线上给与会者做主题报告。 线下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与专家有:青羊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媛,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祥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所所长袁文,成都市树德中学纪委书记、副校长熊光燕,成都市树德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李林姝,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航、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岳迎春、成都市实验小学一校三区校内教研员罗东来、华为云川藏教育总经理张宇。 参与课例点评的专家有市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高中物理教研员林绍乾、中学数学教研员苏文玉、四川音乐学院教授韦思铭、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辜敏。青羊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陈旻玥、英语教研员唐忠成,市美术兼职教研员邓娜分别担任了科学、人文、艺术课例的主持人。 参与圆桌论坛的专家及企业代表有:市教科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张兆迪,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许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吴涛,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华帅,正高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党支部书记郭子其,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副校长文华,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康宁。 成都实践:共赴教育数智化转型 上午的系列活动由袁文所长主持。 开幕式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罗宇进行了主题解读。作为具有百年红色基因的历史名校,树德协进聚焦“红色基因传承”与“数智技术赋能”双向融合,以文化根脉涵养家国情怀,以技术革新驱动课堂变革,为培养兼具红色底蕴与创新能力的“红芯”人才擘画蓝图。罗校长从四个维度分享了树德协进的实践探索和愿景:一是红色育人:以文化根脉铸魂,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数智赋能:以AI技术提质,重构教育生态;三是协同创新:构建“中-大-研-企”育人生态;四是未来展望:树德协进将以使命自觉、教育自觉、创新自觉回应时代召唤。 何媛局长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共探A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智助教、助学、助育、助评、助研”的实践路径,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撬动课堂变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守立德树人之正,创改革谋篇之新。二是守教育强国之正,创AI赋能之新。三是守依标教学之正,创思维进阶之新,努力书写“数智融合、育见未来”的青羊答卷。 黄祥勇副院长在讲话中期望:要立高谋远,以成都实践回应国家战略;深耕实践,创新范式引领教学变革;协同共创,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他倡导老师们以三个“坚守”共赴征程:坚守育人初心,以AI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守成都魄力,以树德经验、青羊实践持续擦亮“智慧教育示范区”品牌;坚守创新胆识,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为全国贡献更多“教科书级”的AI教育范式。 在“AI赋能科学、人文和艺术课堂教学变革探索”的主题交流环节,树德协进物理教师龙泽娜、英语老师周珏钰和实验小学美术教师罗东来结合本校实践探索做案例分享。 课堂变革:AI赋能教学新样态 5所学校6节跨学科AI赋能教学的展示课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课堂教学,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 在科学学科领域,树德协进中学物理教师刘露执教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创新性地将传统实验与AI技术相结合,让知识具象化;石室联中数学教师王虹霄带来的《现实中的变量》,借助AI技术创设了丰富的现实情境,提升学生思维建模能力。 科学学科展示由区教科院物理教研员陈旻玥主持,市教科院中学数学教研员苏文玉、高中物理教研员林绍乾分别进行点评:课堂表达中通过用这种交互式的AI功能,帮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把生活中的个性事物和现象,抽象成数学的符号语言,再用数学的思维去演绎去发展,最后用数学语言去表达。教学实践中,老师不仅是课堂的设计者,更是活动的组织者和资源的整合者。数学、物理与AI的联袂,让师生见证了AI与学科融合的力量,倡导老师们用AI强大的算法去开创未来的教育。 艺术学科展示中,成都市实验小学罗东来、李子夷两位老师联袂呈现的《从汉字出发——寻美姓氏》是一节融合语文、美术与AI的跨学科课程;树德中学谷雨老师的《古韵新声:诗词音律的算法织韵》借用AI作曲工具为《静夜思》等经典作品谱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课例展示由市美术兼职教研员邓娜主持,市教科院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辜敏、四川音乐学院韦思铭教授做了深度点评:罗东来、李子夷两位老师共同执教的美术课用AI将抽象的家风转化为可视化的符号,通过创意实践,引导学生用画笔和电脑两种不同的工具来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牢记姓氏就是我们的根与脉;谷雨老师的课堂设计独具匠心,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AI作曲的神奇魅力,她把音乐和文学作品巧妙编织在一起,让学生在跨学科的融合中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实现了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彰显了守教学之正、创赋能之新的使命担当。 人文学科的展示聚焦语言学习与思维培养。树德协进中学李欣然老师在英语课Invention Stories中,利用AI数字人技术创设科学家访谈情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科技发明背后的故事,培养批判性思维;树德实验弘毅分校唐博老师的写作课Benefits of Exercise则展示了如何借用AI提升写作指导的精准度。 课例展示由区教科院英语教研员唐忠成主持,市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正翠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构想在课堂中的呈现、AI赋能在课堂应用环节中的探究这两个维度做了精彩点评。她认为李欣然老师的课凸显了“四有”,即有主线、有语言、有支架、有思维,分别从主题理解、单词读音、生词学习、反复练耳等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有框架、语言有展示;唐博老师的课则凸显了“四实”,即真实、充实、扎实、厚实,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非常充分,确保了真实学习的发生。 黄老师建议,AI赋能英语教学应坚持四个原则:学习内容精选和生成、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环境的重构、精准评价的实施。 思想碰撞:同绘智慧教育新图景 下午的活动由树德协进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杰主持。 熊光燕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三个关键维度:一是锚定国家战略,以智启新,让技术扎根教育机理;二是守正创新,警惕“重器轻道”、突破“点状应用”、把握“加减智慧”,在技术浪潮中坚守育人本真;三是协同共创,迈向“人机共育”的未来图景。 周洪宇教授寄语与会者,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构建“师生共同课堂”,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由师生共同构建、合作进行,体现做、学、教统一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学生(小先生)、AI智能师三位一体的“师生三师课堂”。 “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的校长助理康宁作了专题分享——《“人工智能+教学”方案规划及进度》,既有实践探索,又有蓝图规划。 华为云川藏教育行业总监张宇与树德协进“红芯”科创实验班学生代表及来宾共同见证“红芯”+鸿蒙课程的发布,开启了“红芯”创新人才培育的新篇章。 熊璋教授在《坚持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性》主题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性、坚持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性、落实人工智能教育的操作性,分析了从数字素养与技能到人工智能素养的变化趋势,强调了防止人工智能教育虚化、弱化、分化、神化等“四化”倾向的重要性,并提出当代切实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可行路径。 张兆迪教研员主持圆桌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教学’的困境与突围”与七位专家、学者展开圆桌论坛。从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与技术的工具性之间的动态平衡,如何走出“技术热应用冷”的困境, 如何避免因过度依赖AI导致学生试错、反思等关键能力的弱化等维度进行深入讨论。 最后,罗宇校长再次代表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全体师生向与会的所有领导、专家,以及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教育同仁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呼吁所有教师未来以理性拥抱技术,以初心守护教育,以教育之光照亮AI时代的星辰大海! “红色育人,育兴邦之人”,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植根百年红色沃土,抓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契机,迭代人才培养路径,以AI全面赋能“红芯+鸿蒙”课程建构、学科课堂融合与变革、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及“红芯”创新人才培育,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肩负起数智时代“省一”示范的育人使命担当! 文字 税 华、刘立锋 编辑 郑国利 一审 刘立锋 二审 刘 波 三审 施德春
短图文
11
2025-04-17
2025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吹风会暨授牌仪式在蓉启幕 崇蔚庆诠释“她力量”多维价值,总冠名争夺战火热开启 2025年4月12日 成都美天成国风艺术会馆 国风为媒,共绘女性魅力新图景 今日下午,成都美天成国风艺术会馆内光环璀璨,2025世界魅力夫人大赛四川赛区吹风会暨授牌仪式在此盛大举行。世界魅力夫人品牌创始人崇蔚庆亲临现场,与成都知名企业家、公益领袖、文化名人及优秀女性代表共襄盛举,共同探讨“夫人力量”在新时代的多元价值。 活动以一场打卡秀拉开帷幕,崇蔚庆在致辞中强调:“世界魅力夫人不是传统选美,而是以‘美丽、智慧、优雅、博爱、成功’为内核的女性价值共同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时代女性正成为文明对话的柔性力量、公益伦理的实践标杆与数字时代的领导力引擎。”这些实践共同塑造出“夫人”的新肖像:她们既有“格物致知”的东方智慧,又具“敢为天下先”的现代魄力,在“她力量”与“家国情怀”的交织中,重新定义着“魅力”的深层语法——非容貌之艳,乃精神之光。 世界魅力夫人参赛选手 授牌仪式:川蜀巾帼领航新赛道 活动现场,崇蔚庆为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主席姜熠言、赛事总策划&卢秀丰授牌,标志着四川赛区正式启动。姜熠言作为川商年轻创业者的代表,她表示将“以赛事为平台,推动四川特色、四川文化与四川魅力女性IP深度融合”;总策划卢秀丰表示,“世界魅力夫人”的文化建构,本质上是一场静默的符号革命,当他公布招商政策和回报时,全场震惊,无不惊叹回报力度之大,活动规格之高,当场就有企业家表示必须要签定总冠名,并进行深度合作。 世界魅力夫人授牌仪式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吸引了包括大亚圣象、CRC国际汽车拉力赛主任、易家宝集团、香港雪峰集团、台湾医美协会秘书长彭韩、盛世汉潮战略定位公司、等名企名人参与,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费品牌负责人表示:“赛事覆盖高净值家庭女性群体,与我们的健康食品业务高度契合,冠名权是品牌破圈的黄金入口。” 本次会议到场的嘉宾有: 崇蔚庆 世界魅力夫人大赛创始人 姜熠言 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主席 卢秀丰 世界魅力夫人大赛总策划/中国知名策划人 康颖昕 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荣誉主席 王梓铭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化妆造型总顾问 纪雅 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荣誉副主席 卢稳存 中屏云媒董事长/美天成国风艺术会馆创始人 唐强 CRC汽车拉力赛四川赛区主席 林 鑫 易家宝集团董亊长,中国香樱创始人 刘沁麾 四川盛泰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徐华 四川德商汇合中小企业联盟会长 付悦妤 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荣誉副主席 宋爱君 川商联合会产业联盟专委会秘书长 彭韩 台湾微整形协会荣誉会长 徐樱梦 美学文化推广大使 李富贵 细胞级抗衰美学总顾问 翟瑾岑 新健康主义推广大使 甯钰 美学能量珠宝推广执行官 范琴 易经能量场域建造师 薛杏南 新健康主义形象推广大使 雷艳 女性生命力量形象推广大使 李春凤 形体美学轻体管理师 八禾 四川文化网副总编 L丹 成都市城市摄影协会副主席L丹 杨巍 希望晶蓝云上玥品牌合伙人 罗军英 薇瑞美颜中心创始人 付泽鹏 维物收纳主理人 邓国庆 高原之爱原创设计师品牌主理人 范一真 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成渝峰会执行主席 袁菲杋 贵州传孙酒集团公司总经理 刘学坤 宇慧道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能量疗愈师 王笑 MADAO美道潮牌医美连锁主理人 王梓钰 易简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张莉莉 易简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刘大为 中影福佑传媒董事长 王雨嫣 世界魅力夫人组委会 依珊 世界魅力夫人组委会 邓宝妹 世界魅力夫人组委会 崇蔚宇 锦贝莎美服装设计公司总经理 多维价值:定义“夫人魅力”时代坐标 世界魅力夫人创台人崇蔚庆给四川赛区主席姜熠言和赛事总策划卢秀丰授牌 1. 文明对话的柔性力量 世界魅力夫人总策划、盛世汉潮咨询公司创始人、中国知名策划人卢秀丰对世界魅力夫人简介及招商政策做了讲解,指出世界魅力夫人大赛由崇蔚庆于2023年发起,已覆盖全球60个国家,其“公益赋能商业”模式被哈佛商学院列为中国社会创新案例。四川赛区作为核心赛区,预计2025年将带动超5亿元关联产业产值。 2. “世界魅力夫人”的文化建构,本质上是一场静默的符号革命: 会议结束后,企业家们在一起讨论,纷纷认为,“世界魅力夫人”的文化建构,本质上是一场静默的符号革命,从语言学层面,它颠覆“男主外女主内”的能指秩序,使“夫人”从家庭前缀(如“王夫人”)升格为独立主体; 社会学层面,它创造性地将“相夫教子”的传统伦理转化为“相时代而教天下”的公共责任; 哲学层面,它回应了《周易》“坤至柔而动也刚”的古老命题,以阴阳和合之道破解现代性困境。 世界魅力夫人四川赛区主席姜熠言 世界魅力夫人大赛总策划卢秀丰 这种重构不是西方女权理论的简单移植,而是根植于中华文明“修齐治平”的思想土壤,在性别维度上实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自觉。当“夫人”与“先生”在精神高度上平等对话时,中国为全球性别平等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方案。 结语 这场吹风会不仅是赛事的预热,更是一场关于女性价值的思辨盛会。正如崇蔚庆所言:“当夫人群体从厨房走向董事会,从家庭走向联合国,她们书写的不仅是个人传奇,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诗。” 现世界魅力夫人大赛四川赛区正火热报名中……
+6
短图文
1
2025-04-07
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中国民族音乐周闭幕
长文章
2025-04-02
舞台化作“立体简历” 天津音乐学院创新举办“音乐会式”招聘会
长文章
2025-03-27
2025阆中汉服纪3月29日盛大启幕 邀您共赴华夏文明之约
长文章
2025-03-07
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中俄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将举办中俄音乐节 3月4日,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中俄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与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启动中俄音乐学术与创作交流中心共建项目。两个中心建成后,将通过资源共享、课程共建、联合研究专项和双向联合出版等方式,推动中俄两国在音乐文化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推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促进音乐人才培养。 2024年至2025年,中国和俄罗斯共同举办“中俄文化年”活动。本次成立的两个“中俄音乐中心”,将为中俄两国音乐家提供合作平台,通过联合举办音乐节、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等,促进音乐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交流。 来自格涅辛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围绕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展开讨论。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表示,近年来,该校和格涅辛音乐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等俄罗斯著名音乐学院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未来,该校将充分整合学校的学术资源与国际合作网络,汇集国内外顶尖学者与艺术家,推动中俄两国音乐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共同发展,以音乐推动中俄文化的共同繁荣与互鉴。
短图文
2025-02-26
全球30所顶尖音乐院校齐聚天津茱莉亚 首届“管弦乐研讨会暨领导力论坛”5月召开
长文章
2025-02-21
灵魂法兰西——浙江音乐学院室内管弦乐团2024/2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 2月21日19:30,浙江音乐学院室内管弦乐团2024/25音乐季下半季开幕音乐会——“灵魂法兰西”,在音乐厅精彩上演,带您领略浓郁的法兰西音乐风情。演出曲目丰富多样,有哈巴涅拉舞曲、浮士德主题华丽幻想曲,还有圣桑的《A小调第二交响曲》等经典之作。
短图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