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可以刷新
tmnews
LV.8
+关注
4 作品
报料
4 动态
2024-02-24
已刊发
香港初印象 赵海滨 香港回来两天了,没有写作的头绪,连题目也拟不出。想到出行前几周开始做攻略、花好几月看粤语教程、年半时间一直关注着这个城市,不由感慨。最熟悉的面孔最难记起、最想说的话最难开口,而香港,自从女儿前年去那里上学、到今年春节期间我和老婆前往,成为我最想写也最难写的一处旅游之地。 香港是漂亮的。五六天行程,走了不少地方,维多利亚港占据我近一半的时间和目光。在傍晚的中环码头,对岸大厦错落林立、红色游轮驶过现代建筑,华灯初上,和夕阳一道把古老的东方之珠点亮。在早晨的上环长廊,海水碧绿如玉、天空蔚蓝如镜,让远处的山峦黯然失色,堤坝路人走跑的脚步和波浪一起流动活力四溢。在中午的太平山顶,透过葱郁的山和浓密的树、维港风景尽收眼底,海面百舸争流环岛千楼竞艳,大自然的馈赠和人类的智慧充分融合。在夜晚的金钟草坪,烟花从江心升起,伴随着清脆的礼炮声和人群的尖叫声,朗朗晴空绽放璀璨的光雾艳丽的色影,当显出金紫荆花的图案时,无数拍摄着的手机和霓虹灯电子屏都在为它闪动致意。而浅水湾是另一种美。它没想得那么大,也没玩水游乐项目,冬天的海滩有点冷清和单调。但它是深邃的,淡黄色的沙面布满脚印,刚伸展出一片新月形的水,就被好多岛屿所阻挡,让人充满遐想山那边的海和秘密。它是和谐的,一个红衣女孩赤足走在沙滩上,白色的黑色的鸽子三三两两跟着她,摇摆的小身子让人忍俊不禁,好想拥它们入怀轻轻抚摸。 香港是知性的。在女儿的香港大学,好多游客在百年校园红墙前排队留影。一直以为这是学校的大门,原来只是一个空地的天井。我们合了个照,回想女儿在求学路上的跌跌撞撞和一家人的辛苦烦忧,三人的笑容是开心的、也是庆幸的。依山而上走近学校的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小花园,其中有中式复古走廊和西方风格大钟楼,有半开放式咖啡馆和各种英文海报,还有数千学子在校友墙上的留言。最后在女儿的宿舍楼下停住了脚步,港大没有班级,也就没有班主任、同班同学和固定教室。我也只能靠多看几眼这幢普普通通的宿舍楼,把女儿平时在学校的生活联系起来,使以后女儿不在身边的长长日子里,想象着她在楼里的坐立行走、喜怒哀乐。这几天我和老婆还参观了位于尖沙咀的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艺术馆、位于西九龙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逛了海边的星光大道和市中心的三联书店。本以为香港只是雍容华贵,其实她还很知性。无论是场馆的选址和设计、还是展品的种类和层次,无论是古代文物现代书画、还是音乐电影图书典籍,都显得大气、精细、别具一格。知识给了女儿灵动和奋进,也给了香港沉稳和内涵。 香港是昂贵的。第一天中午在港大附近的一家粤菜馆吃了六个小点心,一看账单300港币不到,觉得不怎么贵。晚上在海港城吃日本乌冬面,一碗72港币,我们温州一碗牛肉面22元分量足多了,这是三倍的价格。之前在网上搜到香港大家乐快餐厅比较实惠,第二天特地去吃,一份鸡肉饭、一份鸭肉饭再加一杯奶茶共99港币,确实便宜,可吃后感觉不是很舒服。女儿跟我说过,刚来那阵经常吃大家乐,后来看着都想吐。我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能这么委屈。第二天晚上到铜锣湾一家莆田菜馆,想喝点酒改善一下伙食。一看菜单傻了眼,一份青菜88、一盘炒肉158、一小瓶青岛啤酒38,最离谱的是一小碗白饭要15港币,家里才2块钱。这还不算每人18港币的茶位费和10%的服务费。不要说吃好,吃饱也难。第三天晚上又转回港大那家粤菜馆,哪知菜单里的菜名和价格跟上次全两样,倒跟铜锣湾的莆田菜馆不差上下。一问才知道,香港中午客少晚上客多,菜品和价格随即变化上调,店家还真精明。女儿老抱怨家里给的生活费少,我们以为她太会花钱,这次过来才知道,是错怪了。不单单吃饭,交通费也贵。地铁坐个两三站就要十几块钱。为了出行方便,我和老婆买了八达通卡,各充200港币用来坐地铁、巴士、电车,没到三天就余额不足。香港繁华精彩,可生存就业生活得好,并不容易。为此我老默默看着女儿,心想孩子你要努力啊。 香港是温情的。印象中香港只讲规则,人情比较淡薄,对内地人也不大友好。中环的皇后广场里面,看到三五成群的菲佣在草坪旁、喷泉边,腰里别着小音箱、双手敲着小木棍,大扭屁股边歌边舞。地铁站口、人行天桥过道处,也有很多菲佣搭着帐篷堆着箱包席地而坐而卧、打牌睡觉。这简直是要挤占闹市区的节奏,可香港市民好像无动于衷,警察应该也习以为常。后来我还看到一个白人小伙子在路上摆地摊卖小饰品,围了不少顾客,未闻过往行人有所怨言。这就是香港社会理解包容的一面吧。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年初一晚上,在尖沙咀广东道、海防道、弥敦道举办的大型花车巡游活动,窄窄的街路游客挤都挤不下,却设有专门的轮椅人士观赏区。后面的人踮起脚尖伸长脖子,轮椅人士在宽敞场地看得津津有味。这几天也接触了不少香港人,对我们的态度是友好的、微笑也是真诚的。除了一次我和老婆拿盒饭时往前挤,那个女营业员说了句,“你们内地人怎么都这么急”。听起来有点刺耳,想想也是自己的错。排队、扶梯靠右站、小声说话等等,做起来不难,可往往会忘了做。文明习惯真的需要好好培养。要说遗憾,就是我好不容易啃完的大本粤语教程,一句都用不上,香港人说普通话没有问题。 这些只是我对香港的初印象。时间太短,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好多东西没深入。就像内地人和香港人需要磨合,女儿也需要进一步适应香港。原来希望女儿能留在我们身边,现在香港给她打开了一道门,让她通向一个崭新的世界。而我要感谢女儿,感谢她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窥见不一样的风景,让我又跃跃欲试、重头再来。 2024年2月22日#我是旅游课代表#
+3
晚潮
短图文
5
2022-09-07
我的教师缘 □赵海滨 又是一个教师节到来。跟往年一样,没有礼物,没有鲜花,没有一条祝福的信息。我都忘了我曾经当过老师,当过四年的老师。 时间是一段黑暗的隧道,被压在记忆深处,偶然以梦的形式透进细长光亮。三十多年前填报高考志愿,留给我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去温州大学读非师范专业,二是去杭州大学读师范专业。班主任老师也杭大毕业,极力动员我们填报杭大。虽然我当时的理想是作律师或者记者,但出于对杭州这个省会城市的向往,又经不起老师的描绘鼓动,最终选择去杭大读师范。在大学的几年里,我们男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除了女生外,就是怎么转行。20世纪90年代的教师职业,被我们一群师范生批得一无是处。大家一方面在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一方面对将要到来的教书生活忧心忡忡。最终还是,我们全班四十个同学全部回老家当老师,我也被分到自己镇上一所初中当历史老师。 我在杭大学的是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教的却是历史。虽说文政史不分家,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又老想着怎么调出教育系统,这备课马马虎虎,上课也马马虎虎。我教一个年级七个班,上第一班第二个班讲课还有点激情,上到第六个班第七个班,一盘冷饭要炒七遍,讲得自己都想吐。历史不是主课,学生本来就不想学,再加上我这个水平不行态度不行的老师,课堂纪律可想而知。可我这人偏偏又自尊心很强,觉得不被尊重,就去训喝学生,有时还拿粉笔头掷。经常弄得自己声嘶力竭,情绪失控。当时还没有体罚学生的说法,老师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怕学生和家长,有一次我实在被坐在后排的一个男生给气急了,从讲台快步走到他边上,一巴掌就甩过去。男生脸一躲,打到耳根和脖子上,立马红了。男生呆住了,我也呆住了。瞧这男生的身体,比我高壮不少。还好后来无事,只是课堂仍旧地吵,我也身心俱疲,懒得管他们了。 一年半以后,父母通过很多关系,花了好大气力,把我调到县城农业系统下属的一所职业学校,教高中政治。专业虽然对口了,但这只是我脱逃教师职业的跳板而已。过了两年半,我被选调到市委机关当秘书,意味着教师生涯提前结束。那时的我,在路上碰见还在学校作老师的同学,神态和语言中都流露出一种成功感。而他们嘴上违心地恭维几句后,就低头不语或扭头窝气。在市府大院里,我和每个认识或仅一面之交的人迎笑脸、打招呼。路边鸟语花香,我不时想象着自己任职升官、平步青云。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打脸,跟我同批进机关甚至比我迟的人都升了一官半职,我却纹丝不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写领导讲话稿、作会议记录、编发信息。原来当老师是动嘴口大伤元气,现在作秘书是动脑子大伤元气。在埋头苦干、低声下气的时候,我偶尔会想起在课堂里呵斥学生的情景。自己选的路,再苦也要忍在肚子里,唯一的发泄口也就只有父母了。 官当不起来,老婆还是要找的。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我总想在教师队伍里找。身边的女孩子,从幼儿园老师到高中老师,只要没有男朋友,我都琢磨过。别人给我介绍对象,一听是当老师的,兴趣就大增。就这样找了好几年,终于通过老同事的介绍,娶了一个小学教师,算是如愿以偿吧。老婆是语文老师、班主任,那时候政策还允许教师课外辅导学生。我们租了房子,老婆给学生讲题目、改作业,还要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忙得晕头转向。我单位的事既忙又不称心,回来都没给老婆好脸色看。静下心想,娶教师当老婆是娶对了,温淑又贤惠。在愧疚之余,我有时也给老婆打打下手,报词语听写、改一下错别字、接送学生什么的。生活逼着我成为老婆的配角,小孩子们对我叔叔叔叔的叫,老师这两个字在我的人生字典里越抹越淡。不过每年的教师节,看老婆收到好多学生和家长的礼物鲜花,我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冬去春来,岁月如风,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前年我们女儿高三填报提前批高校,女儿想报经济金融方面的,我想让她填师范。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读一般的财经院校,毕业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失业,而师范生相对好就业,将来嫁人也容易些。再说我和老婆都是师范毕业,这方面人脉资源应该丰富一点。可我不敢强制女儿,因为她刚上高中那会就说过这辈子不会当老师。或许是在她小的时候,那些学生寄宿在我家,看到他们调皮捣蛋笨头笨脑,看到我老婆殚精竭虑生气烦恼,给她造成的心理阴影吧。或许是我老婆喜欢教训人有些教师职业习惯,让她感受到难受和不快吧。我也只能在她面前稍稍提起师范这几个字,没想到后来女儿居然同意去报名,参加省内一所不错的师范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测试。这可把我和她妈乐坏了。 我从网上下载了报名表,把有关材料和照片复印、打字、扫描,忙得不亦乐乎。综合评价测试除了高中会考成绩外,还要去大学面试。为了女儿能集中精力备战高考,我又帮她写了个人陈述稿、面试自我介绍稿。面试需要才艺表演,我在网上找了席慕蓉的散文《淡淡的花香》,选了几段让女儿用于朗诵。我的电脑里现在还存着女儿当时朗诵的音频,很好听但有些稚嫩的声音,“……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18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湿润和清凉的云雾 、一样的满山盛开的百合花;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世间充满着变幻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错过的美丽重新相遇……” 女儿终于被这所师范大学录取了,我兴奋地马上要去酒吧庆祝,女儿却愁眉苦脸,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想的。一家人好说歹说,最后她还是很不情愿地去了。把女儿送到学校后,我向单位请了半个月的假,一个人到大西北旅行,想把这几年盼着女儿高考顺利的那些担忧、焦虑和烦闷一扫而光。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宿舍破旧、早自修太早晚自习太迟、上课太枯燥考试题目太难背等等,牢骚怨言不断地从另一个城市传来。我知道这些都不是理由,其实就是女儿不喜欢师范这个专业。老婆千辛万苦,我千盼万盼,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经过整整一年的煎熬后,我们给女儿办了休学手续,送她去杭州一个留学机构重新培训一年。刚半个月前,女儿收到香港一所知名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的正式录取通知书。看着女儿开心地又蹦又跳,我再次想起两年前她朗诵的席慕蓉散文片段,“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世间充满着变幻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错过的美丽重新相遇……” 我们一家三口和教师有缘,也无缘。假如时光倒流,也许我们的人生是另外一种模样。但还是会错过,会受伤,会痛。 而幸福总是那么突如其来。就像根本想不到女儿能考上这所香港学校一样,前些日子在路上碰到一个已不认识的学生,叫了我一声赵老师,我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晚潮
短图文
2022-03-14
老了我能在杭州生活吗 □赵海滨 国庆假期那几天,我是在杭州过的。和妻子住在亲戚空着的房间里,虽已到秋天,还要整天开着空调。透过两扇不大的窗户,可以感觉到外面灼热的阳光。近处远处都是一幢幢新新旧旧的高楼,白色蓝色的天空从缝隙中挤入我的眼睛。 三十年前我从杭州的一所大学毕业,因为考的是师范委培的专业,得回老家当教师,没有机会留下来。两年的大学生活对于一生很短暂,却让我记住了一座城。而杭州又是怎样的一所城呢?烟雨蒙蒙的西湖,如胶如漆的情侣;拥挤的152路公共汽车,汗臭味和女人的香味;买电话卡差一毛钱非要把我的100元给换掉的店主,那副小气的嘴脸;本地人讲杭州话自感优越的讨厌样子,听起来倒蛮舒服可我只学会说“自行车”三个字… 我的记忆一点一点被激活,就像某个失眠的夜晚,浴室里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掉,清脆、清晰、清醒。而睡在床上的大脑却波翻浪涌,混乱、纠缠、痛苦。或许水早已滴完,或许根本没有水滴,或许是心跳和脉搏在滴。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我怀疑起了自己的记忆力,我得出去走走。 小区里迎面而来的都是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薄裙飘飘趾甲鲜红,衬衣背心细腰美脐。妻子在旁边,我不敢多看。到了地铁上,也几乎全是二三十岁的,把我们两人显得好老。看他们戴着耳麦玩着手机漠然随意的样子,我有些恍惚,我的青春又是什么模样呢? 地铁站出来,我想打的,妻子要骑自行车,说按照百度地图的智行提示,去保俶塔骑车比打的还快。路上车水马龙、绿树成荫,我跟在妻子后面,看着她骑车轻快的背影,想起自己读大学那会,经常骑一辆破自行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停留。那时有桩很大的心愿,就是双休日骑车去外面玩,后座能坐着一个女孩子。这愿望到毕业都没实现,只是期间有两名女同学向我借过自行车,也算是满足了一半愿望吧。我和妻子结婚有二十多年,柴米油盐,有欢笑也有吵闹。妻子比我务实很多,但还是许从了我所谓的杭州情结,省下钱十年前在杭州买了房子,靠出租来还按揭。十多年来自己的房子一夜都没住过。现在女儿大了,又想着孩子如果将来到杭州发展,这房子会不会太旧了。难得今天看到妻子这么轻松,也许是这段时间我和女儿都听话了,也许是杭州的下午退掉炎热迎来凉快,爽心了吧。 爬到保俶塔,比我想得要新要好看。学校离这里不远,却一次也没登过。倒是山脚下的宝石城里面有个舞厅,我可是常客。那时候的我该有多无聊,把好多时光和父母给的零花钱给浪费了。转到初阳台,瞧见不少人在拿着相机拍照,挤过去一看,原来在拍山那边的夕阳。我也拍了几张,发现夕阳像个破了壳的蛋黄,把天和云流得满身都是,让眼前这几棵微风中的小树笑得都直不起腰来。平台的另一边,穿过粗枝茂叶看下去,西湖上的游船像黑色的雨点,密密麻麻地溅在了断桥周围。这角被我忽视太久的风景,就这样突然闯进了三十年后的今天,而此时天色已暗。我只好匆匆顺着下山道,想快点走完计划路线中的黄龙洞、老浙江艺校、曙光路,在半山腰被民俗园紧闭的大门挡住了去路。 接下的几天,我有时和妻子一起、有时一个人,走完长长的苏堤,爬上玉皇山的最高处,沿京杭运河逛武林门码头、拱宸桥。记忆像是刚进入的梦境,我试图拾起,又试图丢弃。拾起那些美好的,丢弃那些伤感的。置身于杭城的山山水水,既奢望永远和风细雨波光峰影陶醉其中,又觉得学业无成爱情不至亏欠了这上苍带给人间的艳媚。梦中的我沉湎、烦愧,欲罢不能。毕业后有好多次到杭州出差或者开会的机会,我都找理由推掉,就像怕见一个对我期望甚高的老师。这次终于有七天的时间,我四处找寻之前的记忆,要留下以后的记忆,却发现梦已深,所有的美好和伤感都是过往和今夕。 想到退休后或许会在杭州生活,我这几天也到超市买菜、坐公交车出行、去图书馆看书,试试自己能否适应。超市买来的海鲜烧起没有家里的鲜,公交车颠颠撞撞坐得不大舒服,还是图书馆书多人静能呆上半天一天的。这些我都不担心,我怕的是到了那个时候,我能跟上这个城市的快速和拥挤吗,我能面对这个城市的机械和冷漠吗,我能习惯这个城市的虚假和奢华吗?以前碰到也听说过杭州出租车司机绕路、景区卖东西以次充好、娱乐场所高价宰客等事,这几年应该好多了。杭州大概是一个恨铁不成钢的学生吧,他迎接旅游客来去时失望而归,他吸引年轻人来却总不断逃离,他诱惑养老者来却常身心疲惫。但对我来说,三十年前他带给了一个离家少年多少的兴奋、彷徨和迷失,三十年后他又给一个中年男人带来了美丽的景色、青春的气息和未来的向往。 那么我老了能在杭州生活吗?只要旁边有妻子、女儿,还有几个老年朋友。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散文学会会员)
晚潮
短图文
2021-08-22
大学两年 □赵海滨 今年高考的时间因为疫情的关系,推迟到七月七号举行。三十年前我参加高考,也是这个日子。三十年了,第一次提笔写我的大学。 那天是小舅送我去的学校,到了已经晚上八九点了。八个人的寝室,上下铺的,我的名字在下铺。小舅帮我把床单被子铺好,我坐在狭小的空间里,兴奋不安。 我的学校不大,可还是花了好几天才算逛完。古朴陈旧的教室,绿树红花的草坪,宽敞漂亮的运动场,一切都是新鲜的。教材的大小厚薄字体颜色,老师的神态表情语气语速跟高中都大不一样,女同学个个挺起的胸部更是之前想都想不出来的。回到寝室,是我们最惬意的。穿着裤衩光着膀子,玩扑克下棋,在公共浴室冲冷水澡。宿舍楼没有热水,开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打,能泡上方便面吃都很奢侈。晚上熄灯后,白天的课没说几句,就开始讨论女同学了。从这个女同学到那个女同学,从班里的到系里的,从脸部到胸部。然后是热烈的长时间的各种意淫,后来就不约而同的沉默,睡着了。 我读的是专科,学制两年。我专心听课,认真笔记,看书写作业一样不落,还经常去图书馆翻资料看文献。我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加入系学生会还当上生活部长。我听各种讲座报告会,参加英语竞赛辩论比赛还获了好几个奖。我打乒乓球篮球跑步,在系运动会还得了个长跑冠军。我又瘦又小,但我身上好象有用不完的劲,有太多的精力要把它挥霍掉。大学所在的城市是个旅游城市,湖光山色,风景如画。我经常坐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在各个景点远眺近观,流连忘返。一年过后,对于我来说,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 当第二年开始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大学只剩下一年了。而我还是个处男,甚至没谈过恋爱呢。那时周边的高校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X大无美女,X大无处女”。无处女说的就是我的学校,虽然无从考证。看到校园里走过青春性感的女生,胸前抖动的两个浑圆半球让我心慌脸红。晚上熄灯后听到哪个女生在学校草坪里和男朋友拥抱接吻,一个男生在哪个女生寝室跟女朋友睡了一个星期等等花边新闻,我身体里的荷尔蒙几乎天天胀得满出来。 我开始找女朋友。看到哪个中意的女生,我想方设法接近她。认识的女生,去她寝室玩,请她看电影,周末邀她出去玩。不认识的女生,通过她的同学或者老乡带路去她寝室玩,几个人一起去看电影,几个人周末一起出去玩。追了也有七八个女生吧,一般都是到第一个程序就没了,到第二个程序有两三个吧,单独两人周末出去玩印象中一个都没有。唯一一个我不按程序来的,是一个长得白白文文弱弱的女生,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想保护她的冲动。我不认识她,也实在找不出她的同学老乡来,花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封情书,塞到她班级的信箱里,最后也是石沉大海。在每次失恋后如果这也算得上失恋的话,我的大脑就像一个充满东西的抽屉突然被倒得空空如也,手脚麻痹全身冰冷。 在没女孩子可追的日子里,我去学游泳,学溜冰,学跳交谊舞,试图在那些地方找到我的惊喜。游泳池里百分之九十八的女生都是跟着男朋友来的,剩下的几个要不很丑要不很胖。溜冰场里倒有不少是女生和女生结伴的,可我手脚太笨,费好大劲才学了几个基本动作,还没来得及在女生面前展示花俏一点的,屁股已经摔到地上爬不起来了。几跤下来,连搭讪的气都没了。学交谊舞我倒是有点材质,学了好几期交了不少学费,慢三慢四快三快四几种舞步跳的蛮溜的。等到了学校大礼堂舞厅实战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硕大的礼堂,闪烁的灯光下,中间舞池里的男女舞伴翩翩起舞。可仔细一看,那些坐在站在四周的几乎全都是男生,黑压压的一圈。灯光偶尔转到他们的脸上,我看到的是失落嫉妒和饥渴。一曲舞毕,第二曲的音乐还没开始,男生们就争抢着邀请女生跳舞,那飞快迎上去的脚步,那恭恭敬敬的弯腰伸手,就像一群卑微的狼在抢夺着几头高贵的羊。动作慢点的,手还没来得及伸,女生已经都没了,又只剩下四周黑压压的一圈男生。 我个子矮小,帅又和我搭不上边,一个晚上几小时下来,能邀请到三四个女生跳舞已经算运气很好了。大部分的时间我也在那黑压压的一圈中。那个时候舞票五毛一张,学校后门的馄饨也是五毛一碗。每到周末我总是把自己梳理一番,兜里准备好两三元钱,想请到一个女生去跳舞后吃馄饨,可钱没有一次用得出去。我最开心的是能在一个晚上邀请到女生跳一曲慢四,在舒缓的音乐中,一只手握着女生的手,一只手搭着女生的腰,有那么三五分钟,充分享受着触碰女性身体,吸闻女性香味的感觉。那时候的慢四舞曲经常放着一首歌,“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在黑夜里,倾听你的声音”。三十年过去了,今天我写到这里,想起这首歌,眼泪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 在学校舞厅找不到我要找的人,我有时也去外校舞厅跳舞。在迎接元旦新年的舞会上,一个长的好看的女生和我跳了好几曲舞。这是我在大学里最后一个新年了,离毕业也就半年多了吧。我觉得不能再浪费了,第二天到女生学校找到她,送给她一大包鱼片。大学所在的城市不在海边,对于我这个吃海鲜惯了的是个大问题。这些鱼片是我妈妈从家里隔段时间邮寄过来的,我每天都省着吃一两小包,从没分给寝室的同学吃。这事到现在我还为自己的小气和自私对寝室的几个同学怀有愧疚。鱼片是送出去了,我的第一次恋爱还是没有到来。 这个城市的冬天越来越寒冷,虽然处在江南,几个北方来玩的同学都说比他们那感觉更冷。我对我的爱情也终于死了心。在有太阳的下午,我坐在草坪上看《红与黑》,暖暖的阳光把我的脸和书里的人物照得发烫。阴雨天,我躲在幽暗的教室看《简爱》,书里某个突然出现的情节让我心惊胆颤。晚自习回来的路上,看着一对对情侣搂得紧紧地走过,寒风象刀一样刮着我露在外面的肌肤,刺骨的痛。在零下几度的冬夜,我把一脸盆又一脸盆的冷水从头上狠狠倒下来,整个身体顿时升散出腾腾的热气。那一刻,我发觉孤独也可以做到这么豪气。 两年很快就要过去,图书馆里还有好多书没看呢,城市里还有好多街巷没转过呢,校内校外还有好多美女没看够呢。我愤慨自己不能考上本科,我埋怨自己没本事留在这个城市,我后悔自己两年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到了,也是我们要离开的时候了。在分别前一日的班级聚餐中,每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我趁着大家不注意,偷偷地摸了一个女同学的手。这个女同学我一直不敢表白,这算让我的大学两年不再留有遗憾了。可后来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当时好猥琐。我的大学就在这假装喝醉中草草收场。 毕业后我回过母校几次,物是人非,后来人非物也非,不大想去了。不过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有空会到当地的大学,在校园里东转西转的,别人以为我在找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也许在找我的青春吧。我把她丢那了吗?我把她丢哪了呢?我永远都找不到她了。
晚潮
短图文
- 我是有底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