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可以刷新
tmnews
LV.9
+关注
49 作品
报料
105 动态
2025-06-25
百瓜垂金!坦头中学太空南瓜丰收 劳动教育结出“星际果实” 七(4)班 陈锦瑶 学期马上结束,天台县坦头中学劳动实践基地的爬藤网上垂挂着百余颗金灿灿的南瓜。这些并非普通作物,而是曾遨游太空的“天选之种”。作为台州市劳动教育实验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坦头中学将一片普通农园打造成“太空植物实验室”,今年首次试种的太空南瓜以单株20余果的惊人产量,书写了劳动教育与航天科普融合的生动篇章。 一、太空种子落地生金 在前几年成功种植太空葫芦的土地上,5株太空南瓜苗迎来爆发式丰收。实践基地负责人卢老师介绍:“普通南瓜单株结果3-5个,而我们的太空南瓜平均挂果超20个,总产量破百!” 师生们穿梭在密布金瓜的藤架下,将挑选最壮硕的果实存入新建的“星际劳动教室”,这些承载宇宙能量的南瓜将成为活的科普教材。 二、天地课堂联动探秘 作为台州13所“星地对比”实验校之一,该校构建起独特的天地研学体系: 太空种子 校园农场 家庭实验室 星目探宇小程序 航天数据研究中心 5台智能种植装置进驻学生家庭,实时对比太空番茄生长 5名学子化身“小小航天研究员”,密切关注太空番茄的生长情况。 打卡积极分子金怡涵收到星地研究中心的神秘礼物时激动地表示:“我将继续写好我的种植日记!” 三、劳动价值多维升华 校长鲍先坤环顾金灿灿的南瓜激动地表示:“这些星际来客将成为文化传承者——入驻劳动教室讲述宇宙故事;也将成为成长激励者——镌刻校训奖励优秀学子。”八(1)班学生谢紫熏、曹语嫣表示,她们要在金色的南瓜上雕刻各大星座。 结语 当晨光洒满挂满金瓜的藤架,八(2)班小记者范佩琪在劳动笔记上写下感悟:“原来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最虔诚的姿势!把汗水滴进土地,宇宙自会回赠奇迹。”这所乡镇中学正用最朴实的劳作,编织着最浪漫的航天梦想——让中国少年的科学种子,在无垠宇宙中蓬勃生长。 指导老师卢鹤齡
+6
校园新探圈
坦头中学短图文
2
2025-05-13
宇宙快递已签收!坦头中学“太空番茄”成功发芽,天地对话正式开启! ——台州这所中学的学生,正用科技与星辰对话 天台县坦头中学七(4)陈锦瑶 “快看!我们的‘太空番茄’长苗啦!”近日,坦头中学天文社的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他们亲手种植的航天育种番茄种子,在“星地对比植物种植装置”中探出了嫩绿的芽尖。这场连接地球与太空的生命实验,正式迈入了新阶段! 作为台州市13所“星地同种”项目学校之一,5月7日,坦头中学收到了这份特殊的“宇宙快递”——一个能模拟太空站环境的种植装置。同学们兴奋地揭开黑色装置箱,指尖触碰航天育种番茄种子的那一刻,仿佛感受到了来自星辰的奇妙温度。 在卢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化身“小小航天科学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精确配比营养液、润湿种植岩棉、小心嵌入番茄种子……当装置电源接通,温湿度指示灯亮起,这台神秘的“太空种植箱”开始运转,模拟空间站的昼夜节律,静待生命的萌发。 最让同学们惊叹的是装置的“太空之眼”——通过专属WiFi,番茄苗的每一点生长变化都能在手机或电脑上实时查看。课余时间,大家纷纷围在装置前,记录温湿度数据,并通过“星目探宇”小程序上传观测记录。 “就像在和空间站的种子‘打电话’!”同学们笑着说。未来几个月,这些来自地球的种植数据,将与太空中同源种子的生长情况对比,展开一场真正的“星际生命对话”。 如今,种植孔里探出的绿色嫩芽,让所有参与者充满期待。浇灌器定时启动的轻微声响,仿佛在诉说生命的律动。这场跨越天地的科学实验,不仅让同学们亲手触摸前沿科技,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宇宙的梦想种子。 “或许有一天,我们中的某个人,真的会去太空种番茄呢!”奚晨欣望着嫩绿的幼苗,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指导老师:卢鹤龄
+6
坦头中学短图文
4
2025-04-22
玛瑙垂枝樱桃红----记一堂特殊的劳动实践课天台县坦头中学 七(4)陈锦瑶 初夏微雨后,学生社团办公室旁的那株樱桃树缀满了玛瑙般的果实。晶莹的水珠顺着绛红果皮滚落,勾人垂涎的,不止是这自然的馈赠,更藏着段温暖的故事。 这株“社团之树”原是卢鹤龄老师五年前亲手栽下。初时不过齐腰高的幼苗,在诗社成员的晨读声中抽枝,在电视台小记者的镜头里含苞,今年竟结了满树繁果。往年总被鸟雀捷足先登的红樱桃,如今在细密的防护网下安然成熟——这是天文社设计的防护方案,文学社撰写的倡议书,小记者团全程记录的守护故事。 大课间,正在整理征稿的我们忽然听见广播通知:“请小记者和社团同学到编辑部领礼物!”同学们欢呼雀跃来到编辑部,而后又冲向樱桃树,小心翼翼地采撷熟透的果实。指尖触碰果实时沁凉的触感,唇齿间迸发的酸甜滋味,与树梢漏下的细碎阳光交织成独特的记忆。七(2)班的奚晨欣踮脚摘下最高处的樱桃,说要带给请假缺勤的好朋友;诗社社长捧着果实喃喃构思,说这抹红让他想起《小雅》里的“有树檀栾”。 卢老师望着雀跃的孩子们,眼角的笑纹比樱桃还要甜润:“几十年后再尝到相似的味道,你们定会想起此刻树下的光影。”是啊,当未来的某天我们散作星辰,这枚樱桃的甜,必将沉淀为记忆中最珍贵的母校滋味——那是青春初熟的芬芳,是师长浇灌的期待,更是同窗共守的美好。 点评:这篇《玛瑙垂枝樱桃红》像一枚玲珑的樱桃核,在清丽的文字里包裹着三重滋味。一是少年眼光的鲜活——你们用电视台的镜头丈量花开花落,用诗社的平仄称量樱桃的酸甜,连防护网都成了天文社的星轨投射,这般跨界感知正是青春最美的棱镜。二是集体记忆的醇厚,晨读声里抽枝的树苗、留给鸟雀的温柔约定,让我看到教育最动人的模样:不是单向的播种,而是生命的彼此成全。最珍贵的是第三重况味:当奚晨欣托着樱桃说要带给缺勤的同桌时,当诗社社长从《小雅》里打捞出一抹绛红时,你们已然领悟了樱桃之外更深的馈赠——那是以物观心的诗意,是推己及人的温良。愿这株樱桃树永远生长在你们的笔尖,待他日结出更多比玛瑙更璀璨的故事。 指导老师:卢鹤龄
+6
短图文
1
2024-12-20
寒流骤至冷飕飕雪中送炭暖心头 ——天台教育基金会情系坦头中学欢岙革命老区学子 杨欣晨 七(1) 情长漫漫,忧思学子眠寒流;意切匆匆,急助仁心化冷冬。12月19日,天台县教育基金会领导,为坦头中学欢岙革命老区孩子送来了12床暖冬棉被。欢岙革命老区属边远贫困山区,离坦头中学最远的山村有60多里。每年,该基金会都会为七年级欢岙籍住宿生送来暖冬棉被。 图为领到新棉被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正喜气洋洋地把棉被送往寝室。身为小记者的幸佳乐表示,衷心感谢教育基金会对老区学子的关怀,这个冬天我们不用再怕冷啦。 指导老师 卢鹤龄
+6
坦头中学短图文
1
2024-12-02
坦头中学:从太空葫芦到浩瀚星空的教育探索之路 近阶段,坦头中学在天文教育领域成绩斐然。叶博文、金怡涵、许梦媛、陈蓉、张研、徐子轩6 位同学参加了在衢州一中举办的浙江省天文知识决赛,而三周前,学校天文社谢雨涵、王婷、裴紫蓝、陈若曦、陆国欢、王佳彩、徐娅妮等13 位同学也成功参与了浙江省天文知识竞赛预赛。这一系列赛事不仅展现了该校学生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扎实储备,更标志着坦头中学在天文教育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正式踏入了天文爱好者的殿堂,为培养祖国未来的太空人才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坦头中学的天文探索之旅,起源于 2019 年从台州市科协引入的太空种子。其中,太空葫芦种子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师生喜爱,从而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教育实践。在太空葫芦的培植过程中,师生们全身心投入,从育苗到采摘,每一个步骤都精心对待。育苗时,他们仔细呵护每一颗种子,如同呵护着未来的星辰;除虫时,与害虫斗智斗勇,守护着葫芦的健康成长;移栽过程中,小心翼翼,确保葫芦苗能适应新环境;浇水、施肥环节,精准把控用量,为葫芦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掐尖促进分支生长,人工授粉助力果实孕育,追肥、除草保证葫芦茁壮成长。即便是暑假,师生们也未曾间断对葫芦的照料,每日清晨坚持浇水。采摘后的葫芦,又经过刮皮、晾干、烙烫、雕刻、彩绘等一系列艺术加工工序,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品。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们不仅专注于培植实践,还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文化创新。他们将葫芦文化与天台山济公文化、坦头当地的木珠文化巧妙融合,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学校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数字化应用于葫芦园管理,通过精准监测土壤墒情实现智能浇水,最终喜获葫芦丰收。这一系列成果,学校成功获评台州市劳动实验学校与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为师生打造了一个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的教育实践平台。 秉持开拓创新精神,学校购置高倍天文望远镜,结合二十四节气,引导学生观察天体运行规律。学校还成立天文社,为提升社团的专业水平,学校特聘请浙江天文学会陈志平理事长担任科学副校长,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陈颖为担任高级顾问,定期到校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答疑解惑。在专家的引领下,天文社的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各类天文活动,本学期在浙江省天文知识预赛和决赛中的精彩表现,便是他们努力的最好见证。 从最初对太空葫芦的研学,到如今深入探索宇宙太空的奥秘,坦头中学走出了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独具特色的教育之路,为国家培养高精尖天文人才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校开展其他特色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6
潮幸福出发吧
坦头中学短图文
12
2024-11-15
坦头中学七(1)班鼓号队
01:00
小视频
25148
2024-10-17
坦头中学召开七年级小记者团成立大会暨社团干部演讲竞选 天台县坦头中学 王靖玮 “我要竞选小记者团团长,我相信自己的领导能力,有信心带领小记者……”   “我要竞选红星社社长,我有一个愿望……”   “我要竞选电视台台长,我特长……” “我要竞选编辑部部长,我想……”   “我要竞选设计部部长,我会……”   “我喜欢航拍,我要学无人机拍摄……”   “我喜欢天文知识,我想竞选天文社社长……”   …… 10月16日下午,天台县坦头中学的微格教室里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这里正在举行该校新一届七年级小记者团成立大会,暨红星社、星星草文学社、苍庐诗社、天文社、校园电视台社团干部演讲竞选。 开学以来,经过葫芦采摘、刮皮、晾干,“九一八”国耻主题采访,国庆节寻访抗战老兵和校园电视台节目主持的锻炼,一批胆子大、觉悟高、能力强的七年级积极分子日益凸显。因运动会即将召开,届时,七年级小记者准备持证上岗。 当天下午团队活动课时间,坦头中学新一届七年级小记者团成立大会暨社团干部演讲竞选如期举行。九、八年级小记者团团长陈九九和王靖玮,校园电视台学生台长陈雅娜、红星社宣传部长谢岚昕到场迎接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热烈欢迎新一届七年级小记者。 欢迎仪式后,学校团委书记李晓红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要做一个优秀小记者的殷切希望;学校社团总负责人卢老师简要向小记者们介绍各社团的光荣历史、所获荣誉和社团章程,并把本节课的大半时间留给同学们发表竞选演讲,小记者陈雅娜、谢岚昕、徐依林、徐子越全程录像、摄影纪录。 演讲竞选一宣布开始,小记者们争先恐后上台发表演说。有事先准备的,有即兴发挥的,有谈创想的,有谈个人特长的,有谈施政纲领的……一个接一个,台下同学们不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竞选干部的一幕。 下午的演讲竞选相当激烈,好在学校的社团多,可竞选的干部职位也多,社长有正副社长、团长有正副团长,编辑部、宣传部、设计部、理事部、秘书部等六个部里都有正副部长。只要同学们有创想,肯实干,每个社团都能开辟出一条具有坦头中学特色的新路子。杨欣晨、陈锦瑶、陶紫涵、金怡涵、裴紫蓝、陆国欢、陈依妮、徐娅妮、周婉婷、徐子越、徐依林、陈佳颖、孟江山、陈若曦、杨紫涵、奚佳倩、钱瑞琪、叶博文等同学,将到社团各部门里先锻炼工作。 据悉,坦头中学每年都会在七年级新生中发展一批胆子大、正义感强、觉悟高、有一定文学功底的小记者和社团干部。平时除了本校教师指导以外,学校还不时邀请大记者、教授、作家来校讲座,从摄影、录像、采访、写作、主持、出镜、航拍、微电影录制、高倍天文望远镜运用等多个领域,对小记者进行全面培训,促进一届届小记者成为高素质人才。 “我们参加的访老兵、校园电视台、太空葫芦等实践,都是课本里课堂上学不到的。”陈欣晨等小记者表示,“我们的生活将因小记者活动而精彩,我们的梦想也将因小记者的活动而美丽!” 指导老师 卢鹤龄
+6
坦头中学短图文
2024-10-09
坦头中学劳动基地大生产
01:35
坦头中学小视频
26
2024-10-02
坦头中学:国庆佳节感恩行 饮水思源访老兵 坦头中学 八(7) 李雨彤 十月一号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七十五年前的今天,我们新中国成立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定格成永恒。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坦头中学为了让我们饮水思源,组织了访老兵活动。于是,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拜访了三位抗战老兵。 首先,我们去的是家住鼻下郑103岁的郑必升爷爷家。郑爷爷早早的在家门口候着我们,一看到我们就抱手表示感谢。郑爷爷身体十分硬朗,笑得和蔼可亲。同学们怕他累着纷纷请他屋里坐下。当我们问起有关抗日战争的事情时,郑爷爷的背挺的更直了,眼神中充满了骄傲与荣光,“那时到处战火纷飞,我们是哪里有需要就上哪里。等到战争胜利的时候,那些丧尽天良的日本鬼子都对我们敬礼,那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骄傲跟自豪了!” 随后,我们来到了平桥镇上庞村的庞标烈爷爷家。庞爷爷已经有105岁了,是1941年参的军。虽然庞爷爷有许多战斗细节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他还是十分认真的跟我们讲述起那段战斗历史。庞爷爷说他是新四军老兵,他们经常打游击,频繁偷袭日军驻地……同学们围坐在庞爷爷身边,竖起耳朵,听得十分认真。我不禁心里想,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庞爷爷一样无私奉献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才铸造起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最后,我们到了叶宝洲爷爷家。叶爷爷今年也有105岁了。叶爷爷看到我们一大群师生来看望他非常的高兴,自豪地跟我们回顾那段抗战经历。爷爷8岁上的小学,15岁上的天中,16岁参加抗日工作。我们同学问爷爷为什么要放弃学业参军呢?爷爷义愤填膺的说,原本以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谁知道已经烧到了我们的家园。当时的日本人炮轰了天台中学和育青中学,学校被迫停课,我们不得不起身反抗,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抗战的决心......这时已经到了饭点,爷爷的家人一定要留我们用餐,他们贴心的为我们蒸好了番薯煮起了番薯粉皮做的饺子。饭后,叶爷爷带我们参观了他的房间。房间布置的十分的简洁,一床,一桌,一柜便是全部。但是满满的锦旗彰显了主人的不平凡,十多个军功章见证了爷爷一生的荣耀。然而没有浴血何来荣光,辉煌和荣光的背后是他一辈子的奉献和牺牲。他投笔从戎开始,前方等待他们的就是无尽的考验。不难想象,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他们吃了多少苦。如今一晃已是105岁了。爷爷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好了,我身体也还好,帮着家里种种地,偶尔也穿点木珠补贴家用,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战争年代这些老兵在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们深藏功与名,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从不夸耀军功。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我们的祖国紧紧相连,战争与苦难虽已过去,但是我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绝对不能遗忘。我们应该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把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要让人们知道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立强国之志,学强国之技,将来建强国之功! 指导老师 卢鹤龄
+6
坦头中学短图文
11
2024-09-02
坦头中学:自己种的紫玉米真甜
01:59
坦头中学小视频
1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