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人工智能,这些AI工具太好用啦,你们要多来”,在余杭区闲林街道山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刚学会用豆包生成视频的的李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笑得格外开心。这一幕,正是“AI点亮银发族数字生活”行动在基层落地开花的生动缩影。
志愿者活动。受访者供图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的号召,近年来,在余杭区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杭师大信息学院有一支热情饱满、专业过硬的志愿者队伍聚焦老年人数字生活需求,积极走进社区开展AI工具助力数字生活能力的培训活动,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志愿者活动。受访者供图
各场活动中,主讲老师均会围绕“科技适老化”带来实用又有趣的教学内容。针对日常就医挂号难题,手把手教老人用语音指令,借助手机里的应用轻松预约挂号;担心保健品真伪难辨?图像识别工具教学安排上,教老人拍照识别,守护健康“钱袋子”;想跳新颖广场舞?智能算法定制教学来助力,依据老人喜好推送专属教学视频。从Deepseek、豆包、夸克等AI工具的基础操作,到贴合生活场景的实际应用,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也用通俗易懂的讲解进行耐心细致的一对一指导,把“科技适老化改造”的政策蓝图,转化为老人触手可及的便利。
“咱们老年人也不能掉队,学会这些,生活方便多啦,还能跟上时代”,去年刚刚退休的张爷爷在志愿者帮助下完成了人生第一条短视频剪辑,兴奋地和身边朋友分享。老人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逐渐熟练操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从“数字化围观者”慢慢转变为“智能生活体验者”。
合影。受访者供图
此次“AI点亮银发族数字生活”系列培训活动,不仅是余杭区科学技术协会落实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务实之举,更传递着用技术温度守护“夕阳红”的人本关怀。未来,这样的活动将走进更多社区,让更多银发族老有所乐、老有所获,在科技文明时代尽情拥抱数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