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家长工作,孩子去哪?“看护难”问题困扰着不少的家长。在嘉兴桐乡市高桥街道漕泾村,孩子们迎来了一群特殊的“老师”——来自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7月10日,由嘉兴南湖学院与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联合举办的“活力少年行”暑期夏令营正式开营。这是该活动连续第三年举办,也是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城乡融合看嘉兴”暑期大调研的重要实践之一。
实践团师生合影
开营仪式上,桐乡市高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顾国顺和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莉莉共同为夏令营击锣开营。
击锣开营
开营仪式后,夏令营的第一节课《内务整理》就开始了。
夏令营第一课
“今天选择《少年》这首歌比较契合我们活力少年行的主题,在夏令营我们会根据自己专业的特长,以小朋友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支教队长、学生党员王奕熠介绍,“今年是‘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我们特别设计了‘红色研学’模块。”课程表显示,除思政教育外,夏令营还开设了财经趣玩大冒险、手工烘焙等特色课程。
丰富的夏令营课程也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这次开设的夏令营招收本村儿童38名,仅收取餐费每天十元,刚开放报名三分钟就抢完了。”漕泾村党总支书记张锋表示,全天托管加午餐服务的模式切实解决了家庭难题,“我们的初衷一个是解放家长,还有一个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学生志愿者来了正好给我们赋能,是高校学子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夏令营小朋友合唱少年
2023年,学校与高桥街道启动“嘉乡计划”,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既为乡村儿童提供素质教育资源,也为学生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这一探索与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理念高度契合。根据《嘉兴南湖学院“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意见》,学校正着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将红船精神、乡村振兴等主题融入社会实践。
今年暑期,全校组建10余支调研小分队深入嘉兴乡村,内容涵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等维度,“活力少年行”正是其中的示范项目,它既是调研案例,更是实践载体。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这种触动比课堂说教更深刻。”现代金融学院副书记王莉莉指出。正如《“大思政课”建设实施意见》所强调的,要“把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校地合作模式已结出硕果:今年初,嘉兴南湖学院现代金融学院课题组与高桥街道联合提出的“爱心暑托班”建议被嘉兴市政府正式纳入2025年嘉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成为破解暑期“看护难”问题的创新方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